怕水 發表於 11-1-25 10:17

問了營業員
她說這是系統出問題卷商要負責
找金管會處理

我不會ppt不知怎麼跟苦主說{:4_189:}

austin_lee 發表於 11-1-25 10:30

問了營業員
她說這是系統出問題卷商要負責
找金管會處理

我不會ppt不知怎麼跟苦主說 ...
怕水 發表於 11-1-25 10:17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這些他應該都知道了
也正在處理了
就等結果吧

我相信整個業界都希望這會有好的結果
搞到媒體跟立委那裏才是最壞的地步
因為這些會對期貨業的形象有所打擊啊......

我們期待更安全也更健全的業界

Cadman_Wang 發表於 11-1-25 10:43

個人意見, 期交所改進市價單前, 如果期貨商能增加一項服務,
只要簽署同意書後, 或由該期貨商的電腦軟體上, 勾選該選項,
所有該客戶的市價單, 皆會改變成價外 20檔次的價格(或是軟體可設定成 10~30檔次, 甚至選擇權根期貨可以分開設定不同檔次)下單,
但不必更改現有的下單介面

也就是, 有同意的客戶 跟 沒同意的客戶, 下單畫面都視一樣, 都可以下市價單,
但是同意的客戶, 所下的市價單, 會由期貨商的後台, 自動改成價外 20 檔,
當有這個選項提供的時候, 也可以讓客戶選擇之時, 順便上了一課

Cadman_Wang 發表於 11-1-25 10:45

另外
我不敢去轉貼這篇問題
因為我轉貼鐵定被捅爆{:4_169:}


哀,我們要相信體制內的功能啊!
...
austin_lee 發表於 11-1-25 12:17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好奇, 這最後一句是甚麼意思啊? 有想像的空間???

austin_lee 發表於 11-1-25 10:48

我好奇, 這最後一句是甚麼意思啊? 有想像的空間???
Cadman_Wang 發表於 11-1-25 10:45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跟喊  吾皇萬歲萬萬歲  或是 中華民國萬歲  一樣的意思啊~
就是那樣,沒有其他理由~{:4_186:}

Cadman_Wang 發表於 11-1-25 11:04

說不定還是某些有心人士 看到掛單之後 才馬上去賣漲停價
這一點倒不是,因為苦主都說了用市價,
所以是IOC,不可能是事後掛去吃他的單,
而是苦主去吃了市場上當下所有的單austin_lee 發表於 11-1-25 12:42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有另外一個情況,
但我僅是對事情的邏輯上作判斷, 並非指控真有其事
就是, 苦主用 IOC單, 的確市場上的人除了先下好單後, 才有機會吃到這個單,
但是...但是....

如果該期貨商內部.... 甚至期交所內部...... 就有辦法用程式於撮和前, 判斷出該筆買單, 進而上下其手....
至於有木馬之類的程式在該下單者的電腦裡面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也是可以達到上下其手的目的

我說的是 邏輯上的可能性.....
但木馬之類的程式, 由於針對性太明顯, 僅針對該苦主有效, 所以除非有人長期有觀察到該苦主有機會上下其手, 才會處心積慮的去種木馬, 所以機率實在比連續打到5次閃電還低才是, 投資報酬率太低, 加上發生機率太小, 雖然合理, 但應該不至於發生

但若是沒有針對性的, 我所的期交所內部 或 期貨商內部..... 這個去開發程式於撮和前攔截資訊進而上下其手, 的確就投資報酬率來說, 是會誘人的....

最後強調, 這是合理的電影情節....但真實生活是否發生, 大家要有判斷上的能力, 不要聽到我的說法, 就一廂情願認為期交所或期貨商很黑....

至於判斷上, 您至少要知道, 期交所發生的可能性, 遠小於期貨商, 因為作為一個公正單位, 若發生這種事情, 就會完全崩潰掉公信力的, 但於期交所植入此功能, 則利潤遠大於期貨商.... 這是基本上應該要能夠判斷出來的

liliwu3kimo 發表於 11-1-25 11:32

下市價單..真的要很小心~

Cadman_Wang 發表於 11-1-25 11:34

我覺得這件事的發生, 有很大的原因是, 不論是網站上的討論, 電視上面的資訊, 還有書本上的知識都說了以下的話:

選擇權的買方=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獲利機率小
選擇權的賣方=風險無限-獲利有限-獲利機率大

看似正確, 但由於不夠完整, 所以讓他人有誤會的空間

所以建議可以囉嗦一點
選擇權的買方"買到以後"=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獲利機率小
選擇權的賣方"賣到以後"=風險無限-獲利有限-獲利機率大

這次的問題, 並非 "買到以後" 產生的問題,
而是買到的價格出了問題, 也就是 "買到同時" 產生的問題

當苦主用很高的價格買到 put 以後, 他的損失的確有限, 也就是他所花的錢全部被沒收而已,
問題是他沒想到買 put 的錢是如此的多....

oneman001 發表於 11-1-25 12:23

哇 這一篇好驚悚 賠千萬
軟體的問題加上店家的私心

michigan 發表於 11-1-25 12:23

表面上是交易人的風險問題.....(他犯的錯,很多人多會犯,差別只是口數大小)

不過深究後..游戲的細部規則或期貨商的風控..可能有很大的提昇空間...

F430 發表於 11-1-25 13:09

回復 21# austin_lee


    這問題是不是就是大戶說的...

    做投機...首重商品的流動性風險??

F430 發表於 11-1-25 13:16

回復 34# 8mile


    這是一天經典的戰役...太特別了

    台灣好像沒有因此學到借鏡@@

    台灣券商忙著併購與沖市佔率...

    不知道後台能否跟得上證期交所報價越來越快的問題

trade168 發表於 11-1-25 16:15

聽說金管會要券商跟營業員賠

是真的就太悶了

轉自 m01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1978368&p=3

yesido0622 發表於 11-1-25 16:23

最近出包的事真多, 用賭場來比喻好了:
就是有人出老千(不靠自己實力, 只想釣市價單的人)
(當然希望只是意外, 而不是凱X內部搞鬼...)
難怪莊家要出來管管了(證交所, 期交所)
但我想造市者(卷商)應該不會出老千,
因為他們主要賺的是手續費跟回扣...
目前的改進整理, 就我所知的是
1. 小台芭樂價 => 大盤揭示加快(因為大戶跟散戶資訊不對稱)
2. 選擇權芭樂價 => 後台的檢驗要注意, 另外警告出老千別太過份

市價單有它過人的一面, 光是立刻成交就足以所向披靡,
這也是唯一可以緊咬莊家跟造市者的武器之ㄧ,
不是不能用, 是要會用= =+

她的事件提醒我們要注意
1. 商品流通性
2. 當沖進場的同時: 停損,停利就要設好
3. 少用卷商提供的下單介面, 尤其是"打好價位跟券商說我要XXXX點停損, 停利"那種

因為說不定我們散戶下的單的總和, 就是某些自營部下單的反向總和

omg 發表於 11-1-25 17:18

為營業員默哀三分鐘..............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誰來幫幫她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