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in_lee
發表於 10-10-13 00:50
哇! 我不知道看哪裡說的, 害我放棄康和了
那明天要重回康和懷抱了
callok 發表於 10-10-13 12:46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小提醒
若是太久沒有用,手續費設定要請營業員查一下,
若是超過一年未進出,系統會跳回預設值,要請營業員先調整,
或是回復下單第一次要先確認手續費是否正確
另外,憑證是否有過期? 有沒有需要重新申請憑證?
已經被鎖,有交易記錄後都可以請自己的營業員處理,
依目前的流程,應該需要30分鐘~一個工作天
callok
發表於 10-10-13 00:53
回復 16# austin_lee
了解囉 {:4_90:}
leo
發表於 10-10-13 01:47
如果我是可以掌權的人,
我會針對 "下單便利性" 去精進,因為客戶想用就是會下單,
不會搞了很好的看盤軟體,結果讓聰明的客戶免費使用資源卻沒下單,
要做到好,也要方向正確......
austin_lee 發表於 10-10-12 11:53 PM http://www.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那不是也要資訊商有提供嗎?
在商言商,公司應該有精算過吧!!
austin_lee
發表於 10-10-13 02:13
那不是也要資訊商有提供嗎?
在商言商,公司應該有精算過吧!!
leo 發表於 10-10-13 01:47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提供更多完整報價看盤的方式 康和全都賺
提供下單便利性的方式 群益策略王
群益的策略是正確的,也創造無可取代的價值,
因為他的強項就是結合在下單上的
日盛 提供的策略交易系統,事實上並沒有結合在下單上,
所以被要求限制口數的方式,但超過口數的部分,還是可能被交易人下到別家
康和 提供的 全都賺 以前沒有限制,
上面覺得有開有機會,所以一直給客戶開卻沒有抓沒下單的,
後來康和自己發現這會影響其他客戶權益,所以開始忍痛限制,
都還不敢限制要下幾口,只限制不能超過三個月不下單
使用者付費是很基本的邏輯,
除非免費可以帶來其它的附加價值,
期貨商的經紀收入就依靠兩個 1客戶下單佣金 2客戶保證金專戶利息
第二點,利息是越來越低,幾乎是沒有利息
第一點,價格都殺的越來越低,價格低就要很大的量才能相對支持,
不收錢但是提供服務,是違反多數付費客戶的權益,
因為期貨商不會讓開戶人數限制在後台處理效能以內,
一定是做最大效益的方式,所以,越多人用資源但是不下單,
代表期貨商的收益越少卻要負擔更多的成本資源,
造成的系統風險性,反而是付費客戶承擔.......
公司一定是唯利是圖,因為公司領的是 營利事業登記證~ {:4_87:}
但是,商業策略的不同會有不同影響,客戶自己也要了解背後的問題,
才能去真正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服務
真的有本錢有魄力對客戶最好,
就是限制客戶要使用服務就要下單,
而且在足夠的頻寬資源下,才讓多少客戶開戶交易,
不過現在的狀況......
變通的方式就是,真正有量,有辦法幫公司賺錢的,
不但降價又給大戶系統,沒有量的小散戶,
通通只有一般系統,市場價格再殺,就跟著殺,
反正小散戶搞不清楚問題,只看價格,
期貨商就在客戶可以忍受的範圍裡招收更多的客戶,
敢去限制客戶使用權或是下單量的,
不是有遠見有魄力,就是系統受不了了.....
要馬兒好,跑得快,吃最多草的不見得真的跑的快,
但是始終吃不到草的,要他跑快也真的很難,這是現實的狀況
別看期貨商的 "市佔率" ,
要看他的稅後損益,這個交易所都有資料,
如果都沒賺錢的期貨商,你想想,它有多少錢可以維護系統?
難到公司的所有員工都不領薪水嘛? 難到公司會先維護提升系統,最後才發薪水給員工嘛?
當然,期貨商也一定有背後的集團支持,有時候是一種投資,
但是,投資還是要講回收的,如果虧了太久都沒賺錢,
那這家子公司的地位可能就...... 當然也別想有什麼發展性了
有些東西,不說不知道,但是講了大家都知道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19:53
本帖最後由 a29237874 於 11-5-19 07:59 PM 編輯
康和全都賺,看盤、資訊都是 NO 1。
只是可惜之前康和的下單系統實在是"有口皆碑",所以很多人都是拿來看盤,不敢用來下單。
希望這次"康和"可以"浴火重生",為"期貨商"帶來新的良性競爭,以後當有期貨商很大聲的說:"貴,因為我們穩定,不像XX",我們可以回嗆:"人家XX現在也很穩定,而你們"XX王"的看盤功能比起"XX賺",根本就是"MARCH" 比 "BENZ",貴什麼貴?"
然後可以很有底氣的"跳槽",而不是"很沒面子的說":那我的口數也還可以,能不能意思意思的降個一塊錢?.....然後被"很客氣"的"拒絕"。
new123
發表於 11-5-19 20:59
康和全都賺,看盤、資訊都是 NO 1。
只是可惜之前康和的下單系統實在是"有口皆碑",所以很多人都是拿來看 ...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07:53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康和老是愛打網路行銷戰,知識家老是看到康和營業員
與其狂打廣告還不如升系統穩定度!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21:05
回復 22# new123
康和老是愛打網路行銷戰,知識家老是看到康和營業員
與其狂打廣告還不如升系統穩定度! ...
new123 發表於 11-5-19 08:59 PM
1.我不是任何一家的營業員
2."知識家"是指?
new123
發表於 11-5-19 21:33
本帖最後由 new123 於 11-5-19 09:35 PM 編輯
回復new123
1.我不是任何一家的營業員
2."知識家"是指?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09:05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知識家 http://tw.knowledge.yahoo.com/
austin_lee
發表於 11-5-19 21:34
本帖最後由 austin_lee 於 11-5-19 09:48 PM 編輯
回復new123
1.我不是任何一家的營業員
2."知識家"是指?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09:05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他指我啦
我在yahoo知識回答很多人的問題
http://tw.knowledge.yahoo.com/my/my?show=AD06128309
各位自己可以看看到底是廣告還是幫助網友的回答
我再差也比某一家老是故意去規避法規,廣告濫貼價格的人要好,
行得正做得端,幫助網有的回答被講廣告,那那種老是故意違反法規的廣告,又叫什麼?
austin_lee
發表於 11-5-19 21:35
康和老是愛打網路行銷戰,知識家老是看到康和營業員
與其狂打廣告還不如升系統穩定度! ...
new123 發表於 11-5-19 08:59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你放心吧
後台都花錢換了
建議你千萬記得叫各個期貨商都注意要提升系統穩定度,
尤其那種自己爛還要拖人下水的那種
austin_lee
發表於 11-5-19 21:44
本帖最後由 austin_lee 於 11-5-19 09:46 PM 編輯
看盤的部分
期貨商大多是無償提供,要真的很好的很難
免費提供的東西,在我看來都是堪用,
報價都是慢,慢多慢少的問題{:4_189:}
功能多,如果在報價主機的成本上沒有多投資,
那快市就會LAG是很常見的
客戶/散戶/低毛利客戶越多的,報價系統越少投資的,
這種LAG的可能性與頻率就會越高,客戶自己多注意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21:50
不好意思,好像不小心引起一點小混亂。
不過,我一直相信一個真理:"時間"會還給"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一個"公道"的。
另外,我說"全都賺"好,因為以前(好幾年前的事了)我有試用過"近乎相同"的"付費"軟體,資訊傳輸費一個月要好幾千塊錢(網路上找一下應該還有相關的資訊)。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21:57
本帖最後由 a29237874 於 11-5-19 09:59 PM 編輯
另外,我並不確定"全都賺"是否有資訊傳輸較慢(延遲)的問題。
我只是以"提供的功能"、"提供的報價資訊"及"看盤介面"來與其他我接觸過的看盤軟體(當然我也沒有接觸過"全部"的期貨商,但是有開過五家左右)做比較。
austin_lee
發表於 11-5-19 21:57
另外,我說"全都賺"好,因為以前(好幾年前的事了)我有試用過"近乎相同"的"付費"軟體,資訊傳輸費一個月要好幾千塊錢(網路上找一下應該還有相關的資訊)。
a29237874 發表於 11-5-19 09:50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全都賺有他的優點與缺點
的確是精誠IDQ拿掉一些東西,然後加上下單功能後就提供,
不過功能性的背後,需要強大的維護團隊,以及期貨商花錢去維護報價效率,
這一點我不能說太多,我只能這樣說,如果這個業界還是像以前一樣賺得了錢,
然後以現在這種給客戶的報價效率,每家都該打屁股吧
但是,現在惡性競爭之下,
不去動 "省錢" 的歪腦筋的,大概又會被客戶笑是 "阿舍仔子" ,
因為,不從系統或是其他方面省錢,要怎麼低價競爭的?
我絕對不該昧著良心說每一家都一樣,
所以,這也是客戶累的地方,非得要自己真的試了才會知道......
new123
發表於 11-5-19 21:58
只能說現在的部分的營業員越來越像保險業務員了..(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