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阻礙資訊的元兇
本帖最後由 AGWZ 於 14-11-5 16:38 編輯實價登錄搞圖形化 搞驗證資訊 搞去詳細地指 讓你很難去查實價資訊
期交所 去除買賣單分價詳細狀況在哪一家券商
現在 證券商的買賣日報表查詢
也要搞 驗證碼了
讓你很難寫程式抓下大量資料數據化
去追蹤籌碼...
機車 {:4_95:} 去X媽的 交易所...........
政府老愛做阻礙 是有病嗎? 有這種報表 讓我們很有機會免於被大戶主力騙
各個交易所是不會去抓內線交易
卻專搞「讓你很難拿到資訊是吧....」
上次不是有誰貼那個權證代操的 A錢的..
這麼清楚不抓一抓
卻要把心力耗在阻礙一般人拿到資訊
(拿不到資訊 大家就不能當料爬子..)
實在是 OOXX 啦
買賣日報表查詢系統
[*]
[*]《重要提醒公告》本系統自103年12月1日起調整查詢方式, 查詢每一檔證券前均輸入驗證碼
在非常久遠前我就已經預估到這一刻了
只是沒猜到來比我預期的晚很多
我真要講一切都是自己活該
是誰把自動抓取的程式放出來的
不就是 COCO 上的 CO友
那些資料最早就是設計成不讓使用者使用程式自動下載不給大量下載
就有人自以為自己程式很厲害非得拿出來炫不可
想讓大家都知道你很厲害 ?
弄得人人都可以大量下載
弄到最後就是大家通通都沒有
麻煩不是自己弄來的嗎
這些話如果幾年前我拿出來講
一定被大家強力圍剿
我索性不講等著看那一天的到來
不給大量下載使用為何要公布啊???
還是他打算開始賣資料了??
應該是大量抓取會有伺服器流量問題..... 正視問題, 才是根本.
自動化是為了省時間, 並不是刻意要去製造問題, 為何不能做?
看是流量問題還是伺服器負載問題, 總是有解決方法.
拋棄自動化走向原始的手動..唉....
突發奇想..
哪天交易所改成 要看哪一支股票五檔買賣資訊 請先輸入驗證碼..
...
...
...
啥麼五檔閃電下單 極短線 套利 全部死一票... 就是不讓你賺錢...
唉...
我覺得還好 我有生得早 .... {:4_186:}
以後所有「資訊」成本大幅提昇...
就好像高速公路 本來人人可以開車上路
現在改成只准有開雙B能力的人上車
沒能力的 就多花公路時間成本吧...
想看看有什麼辨法去抗議吧,這根本是倒行逆施,流量大不去思考如何改善,反過來限制程式抓資料,實在是無言。 多年前可直接下載文字資料
上市抓八九百檔只要1分多鐘,3~5MB
現抓網頁資料需一兩個小時,約200多MB
證交所若擔心流量,直接提供文字檔,豈不是雙贏? A大出來選立委吧,這裏的網友一定會投你的。 不意外,早就知道會這樣了
既然提供下載,又再設種種限制,實在有點矛盾
原始設計所產生的問題除了流量大以外,也加重服務器的負荷
若能修改網站的設計,提供壓縮過資料讓民眾下載,會是較好的作法
流量會減少很多
但據我觀察一些站府單位的網站,大多是外包的,包商只照合約做事,不見得會考慮其中的細節。有的甚至會設計不良,請見其中一例。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14-11-7 23:26 編輯
對證交所而言,這是可以販賣獲利的資訊。
臺灣證券交易所網路資訊商店的網頁就有在販售。
全部(不含權證)買賣日報資料就要NTD180,000/月。全部(含權證)NTD200,000/月。
一般的散戶怎麼可能買得起,除非好幾個人集資。
櫃買中心有沒有賣就不清楚了。 政府很過份ㄋ{:4_622:}{:4_622:} 政府本身就是在坑殺散戶{:4_96:} 櫃買中心找不到購買資訊的報價
如果依賴現在市場上的籌碼整理付費網站
每個月需支出好幾百也就算了
重點是沒有辦法取得全部資料做研究
得一檔一檔或一間一間慢慢查
實在很沒效率 櫃買購買資訊找到
一個月要10000元
屬於第四組資料(上櫃股票統計資料)
並不是流量的原因
證交所&櫃買中心此次是同時先預告程式要改版,而且改版的時間同一天
這2個不同單位,怎麼會改程式是同時間改,而且預告也是同時
改好的程式,很明顯也寫法不同
改程式前,也不是2個單位同時有出問題吧???
所以 ~~~ 此次改程式
原因很明顯
大家把免費取到的資料,再免費或是便宜的弄出來給人用
散戶不需花什麼高額成本,可以取得主力大戶買賣的動向資料
主力大戶想要出貨也不好出貨
想想看,如果你是主力大戶,你會怎麼做???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