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咖
發表於 14-1-24 13:20
看 3 小時的盤
跟在太陽下打 1 小時籃球
或在大晴天出遊 3 小時
哪種活動對眼睛的傷害比較嚴重?
廬山
發表於 14-1-24 19:47
小咖 發表於 14-1-24 1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 3 小時的盤
跟在太陽下打 1 小時籃球
或在大晴天出遊 3 小時
是看 3 小時的盤嗎 ?
sbluo
發表於 14-1-26 12:10
本帖最後由 sbluo 於 14-1-26 14:08 編輯
我的專長是電磁學,專攻微波工程。
防止電磁波的最有效方式是距離。在自由空間中,輻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想檢驗電磁波可直接用頻譜分析儀(Spectrum Analyzer)量測。不過我建議即使你可以借到還是不要用的好,很多事情不要知道太多比較幸福。
但即使加了金屬板(包括上面網友說的鋁板)也只能防電波,無法防磁波。
原理很簡單,電力線開始於高電位到低電位,如果金屬板接地(能接地最好,不接地也可以,因為電位高低是相對的),則電力線將從高電位發出到零(低)電位的金屬板終止,故金屬板能防電波。但金屬板無法防磁波,發出的磁力線必從一極到另一極,目前只有超導體能有類似接地金屬板的功能,可以為磁力線的終點。超導體之所以熱門是因為它是既防電又防磁的材料。
改用有線網路不止可以避免電腦所發出的無線網路電磁波,對連線報價資訊的穩定度也有幫助。
不只使用電腦,使用手機也一樣。
我看一堆人喜歡打手機一撥號就貼臉,不等撥通才貼臉。手機未接通前,其發射器所發出的電磁波是最強的(high gain in RF transmitter),等撥通才貼臉,用距離來降低初始的強電磁波才是健康的用法,能全程用有線耳機通話就更好了。
至於用藍芽耳機的是更糟糕的情況,通話時手機發出與基地台的電磁波,同時發出對藍芽耳機的電磁波,藍芽耳機必放在貼近腦部的耳朵,這是最傷身的手機使用方式。
我就有做業務的朋友,拜託我盡量不要用手機打給他,因為他手機講久了會頭痛。
可以 Google 網路文章《手機發明者之一 施敏的良心告白》,施敏教授是我國第二位 IEEE Fellow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不過在你要看這篇文章之前,還是一句老話,無知是一種幸福,中用的話都不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