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00:05
以前的公寓是沒有電梯的,我們叫那些做唐樓
"台灣規定6樓以上一定要裝電梯"誰付錢?住這些公寓的人都是沒有錢的
難道叫他們一起出錢?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00:09
本帖最後由 hkcarnby 於 09-12-30 12:12 AM 編輯
我現在看
窮富翁大作戰 CH3 Part 2 單親新移民家庭生活體驗
住8樓沒電梯嗎?
台灣規定6樓以上一定要裝電梯 ...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29 11:54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有興趣的話再看看"一百萬人的故事"吧,這個節目有很多名星
台灣沒有這些情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U30v4KbGaE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30 00:11
回復 32# hkcarnby
6樓以上要裝電梯是很久以前政府就規定的。即使是30年前蓋的房子,
6樓以上也都有電梯。沒裝電梯就不能發建築執照。
台灣也有窮人和流浪漢,比起香港人籠屋的環境好多了。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00:11
700萬人可是卻有130萬窮人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00:17
回復hkcarnby
看了影片有2個疑問。
(1)木虱是什麼樣的昆蟲?台灣好像只有蚊子、蟑螂,沒聽過木虱 ...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29 11:36 P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1)木虱俗稱臭蟲,背腹扁平呈圓形,體長約 2 mm。
日間通常匿藏在家居的木質傢具、木地板縫隙中,到晚間便會爬出來吸血,蟲卵經常粘附在成蟲匿藏的地方;如床板、傢具及家居縫隙裡。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30 00:20
回復 33# hkcarnby
剛才我看了一些。
好窮,怎麼這麼窮。
台灣人沒這麼多的窮人。
我覺得台灣人過生活沒問題,
但是發大財很難。
明天繼續看,這幾天我放假。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00:31
我覺得問題是高地價政策和單靠金融產業的問題
高地價政策令生活開支上升令買房子難,商店租金升,日用品價升
更要命的是與港元掛鉤的美元不斷肩值但人民幣不斷升值令生活更難過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30 09:58
回復 15# hkcarnby
現時香港家庭的月入中位數是一萬一千元,以樓價二百萬元論,相當於一百八十一個月收入,也就是十五年的總收入。
平均月收入4萬5千台幣?有這麼少嗎?
下面轉貼新聞。
台北市的家庭平均年收入是148萬,台中市及高雄市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07萬。
主計處 個人平均收入 家庭平均收入
人人喜愛高收入,在居住的城市中,自己的收入到底居前、還是落後,北中南標準不一,
依據調查,北市個人月收入49,532以下,屬於後段班,中市、高市民眾月收入不到37,478
,都是中低收入一族。
依據主計處的調查,北市的個人月收入部分,依據收入的高低排序,中間值的金額,大致
落在49,532元,這個金額也形成一個收入高低的分野,可區分成前50%、後50%。
這個意思就是說,居住在台北市的人,如果個人的月收入49,532元以下,就是落在後50%
的一群,屬於收入的後段班。
至於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嘉義市、新竹市,台南市、鳳山市的居民,個人月收入到
底是在前50%,還是後50%的分界點,落在37,478元。
台灣省的其它省轄市、部分縣轄市的居民,個人月收入屬於前段班、後段班,金額落在
34,401,金門和連江兩地的標準是,個人月收入超過22,750,就屬於前段班。
能申請購屋貸款利息補貼、以及租屋居住的租金補貼。
一個金額很清楚就劃分出,一個上班工作的人,在自己落籍居住的城市,月收入歸屬前後
段班的分野,營建署人員說,採取收入限制,是為了「排富」,中低收入人士才能申請補
貼。
倒是,對居住北市的民眾而言,個人月收入要達五萬元,才能擠身收入前段班。
除了個人月收入以外,如果以家庭年收入的角度來看,台北市居民的家庭年收入在148萬
以上,歸屬在前百分之五十,如果落在148萬元以下,便落到後百分之五十的家庭這一群
。
至於台中市和高雄市居民,家庭年收入的中間值是107萬元,這些地區的居民家庭收入在
107萬元以下,便符合營建署中低收入的標準,可以申請補貼購屋貸款利息,也可申請補
貼租屋支出,申請獲准後,一個月可獲得3000元補助,一年為期。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30 10:37
回復 38# hkcarnby
香港人的食物從哪裡來?(水果、稻米、魚、肉、蔬菜等)
我們台灣法律訂的最低薪資是17280元/月,最低時薪是95元/小時。
打工族低於95元應該滿常見的。
但是好像很少人薪水低於2萬。
感覺只有外籍勞工才會領最低薪資。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11:19
食物從內地進口
香港沒有最低時薪,政府說不應干預市場
認為立法訂立最低時薪會提高失業率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11:23
政府希望商家們會自律{:4_176:}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30 11:24
本帖最後由 綠茶妹 於 09-12-30 11:25 AM 編輯
回復 41# hkcarnby
我正在看「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 第二集」。裡面說一個女人小玲,週一到週五工作12小時,
週六日工作16小時,一個月才賺4000多,(合台幣約17000吧)這也太低了吧。
台灣的南部也沒低的這麼誇張。
很難了解香港人的窮人生活這麼差。
在台灣除非負債或是重病,一般人只要工作就可以過日子。
但是中高齡失業的人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最低薪資要不要調高,
勞工和企業界有不同的看法。
勞工認為是保障權益。
企業界認為成本增加,不利於國際競爭力。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11:27
現在還在談立法。。。
民主黨倡定最高工時 創造25萬3千職位
有見於香港僱員超時工作問題嚴重,對僱員身心健康、家庭及社交生活,以至工作表現造成不良影響,而多個亞洲國家已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標準,制訂最高工時,民主黨勞工政策發言人鄭家富今天向經濟及就業委員會,提交文件,促請政府盡快落實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最高工時規定。建議的最高工時方案包括:
- 僱員每周工作時數應不超過44小時;
- 超時工作應獲不少於平時工資的1.25倍作報酬;
- 分限段實施最高工時的限制,初期只規管大型企業,減少對中小企的衝擊;
- 在限制最高工時的初期,應只規管目前僱員工作時數嚴重過長的行業,包括飲食、保安、理髮及美容、零售及批發,以及貨櫃裝卸等行業。
根據現時香港有79.3萬僱員每周工作60小時,10.4萬僱員每周工作55-59小時,42萬僱員每周工作50-54小時,若參考國際勞工組織每周48小時的標準,制訂最高工時,民主黨估計可增加25.3萬個職位。
此外,根據外地經驗,制訂最高工時,可增加僱員的餘暇時間,帶動零售、服務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可鼓勵僱主透過工作模式的調整,增加企業效率,減少僱員的工作時數。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11:28
這是商家們的主流見解
施永青: 最高工時損競爭力
早前勞工界議員曾努力為設立最低工資叫陣,但並不成功。最近,他們又轉移目標,希望立法設立最高工時。
勞工界議員為工人爭取權益,精神可嘉。但他們誤以為立法就可以改善工人生活,卻有點頭腦簡單,不了解現實世界的複雜。
有些落後國家,也曾為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立法,但其工人的生活並未因而有所改善。中國大陸現時也有這方面的立法,但大陸工人卻嚮往去沒有這方面立法的香港打工。這是工人的選擇,不知勞工界議員是否也感受得到。
作為個人,我也希望不用工作這麼長時間也能得到起碼的收入。我初出社會打工時,也不斷努力,希望透過提升工作能力以達到這個目標。因此,我並不反對個人去爭取做少一點工時,賺多一點工資。這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然而,以立法途徑,去為所有人一次過達到這個目的,卻不會行得通。世界發展並不平衡,地區與地區之間仍存在激烈競爭。你不努力,別人努力,結果別人就會比你進步,比你成功,可以過比你更好的生活。
八十年代初,我曾到過美國旅遊,發現寫字樓區一過辦公時間就烏燈黑火,大部份人都已下班去享受生活,這種好日子過不了多久,美國就發現自己落後了,給日本及西德追趕上來,連亞洲四小龍也在個別行業上威脅美國的領導地位。
美國人於是痛定思痛,狠批「嬉皮士」文化,不再沉迷「少做工夫,多歎世界」式的生活,改為標榜企業家精神,先盡力工作,然後才盡情享受。之後,美國的國力才慢慢得以恢復,成為當今最強的大國。
近年我又再到過美國,發現寫字樓區晚上仍有不少公司亮着燈,很多人還在加班。以前星期天休息的服務行業,現在大部份都照常營業,與八十年代初所見的景象全不一樣。
法國人向來自命有品味,最懂享受生活,早有立法,每周最多工作五日,每日工作最多七小時,但最近也發覺不對了,勢必會限制法國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能力,於是決定立法增加工時,由每周三十五小時,增加至每周三十八小時。我相信,這是一種世界性的大趨勢,香港很難逆向而行,否則香港人休想過大都會式的生活。
況且,一旦立法,修改需時,但社會卻在不斷變化,立法只會降低我們的靈活性及適應力,令香港處於被動。除非全世界一起設立最高工時,否則香港不宜自縛手腳。
環顧世界,先進地區的人的工時一定比落後地區長,不信,只要比比美國和菲律賓就清楚不過了。香港想跟從美國還是跟從菲律賓?勞工界議員可否讓香港人自己決定?
施永青
蘋果日報 2005-05-05
hkcarnby
發表於 09-12-30 11:40
回復hkcarnby
我正在看「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 第二集」。裡面說一個女人小玲,週一到週五 ...
綠茶妹 發表於 09-12-30 11:24 AM http://coco-in.net/images/common/back.gif
社會的人覺得收入低是因為那個人技能低懶,如果肯努力生活水平一定會提升
更甚的是政府不斷宣稱拿公共援助的人是懶人,令市民歧視他們
這是政府的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037dGgwxI&feature=PlayList&p=41746E71D3558413&playnext=1&playnext_from=PL&index=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1Kgdzg4yWY&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