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根據技術面,再來關注基本面是否符合CAMSLIM,不是根據基本面選股
在說明此一觀點之前,我得先繞繞路,說一些感想。
很多人把笑傲股市一書,當成入門書。事實上這本書看懂的人真的不多,多數人都只用到CANSLIM來當選選股工具而已。
個人淺見,這本書很難、很難。例如當中M代表 Market Direction,多少人真的理解,並實際應用? 我見過網路有些名家們真懂,但人數不多。
另外在一檔個股創新高之前,歐尼爾是不會理的,美股上萬檔。他提很多次,多數是因為創新高(或是新產品、新技術與管理, N),才讓他注意到。如果你整天一檔一檔財報的研究,不是不行,但這不是 O'neil Way,這不是他的方法。
再者,底部型態的判斷,是O'neil分析方法最重要的組件之一,沒有出現可能的底部型態之前,他也不會浪費時間做進一步分析。這部分,真的不是入門等級,甚麼是好的底部、甚麼是寬鬆的底部...。
再者,O'neil是不是一個順勢交易者? 當然他是。
那O'neil如何做如此大量工作?他創辦了IBD投資人日報,他很早就開始用微縮膠卷印刷技術線圖,他是股票市場資訊化的先鋒。他從李佛摩的股票作手回憶錄書中發現,李佛摩在20世紀初說的,到了1960年代依然類似,因為人性不會變,總結在人心的最後結果==>股價走勢圖,也會有驚人的相似,特別是當代的領導股。這裡要帶出一個最重要的結論之一:歷史前例,是他工具箱裡的另一利器。配合他的IBD日報資料庫,他閱讀了無數的技術線圖,並且找出相似之處,使的他的判讀技術,無人出其右。這也成為旁人最不容易模仿的技術,因為當時還沒有AI可以幫助閱讀。
個人經驗,在閱讀股市作手回憶錄時,我是看不懂的;到了閱讀笑傲股市,我還是看不懂;後來閱讀了歐尼爾的徒弟們Chris Kacher和Gil Moraleas的書,書名【如何超越歐尼爾】和其他幾本,還有新股市金融怪傑書中採訪的一位金融怪傑,馬克.米奈爾維尼的文章以及他所有的書。至此,我大概有概念了。此時我回去看笑傲股市,懂了一些。再回去看股市作手回憶錄,也更懂一些。
回歸第3校主題:根據技術面,再來關注基本面是否符合CAMSLIM,不是根據基本面選股
先關注創新高的個股,再來考慮詳細的基本分析,是不是符合CANSLIM等檢查項目,這會讓你省下大筆時間,你只要每周閱讀一次周線圖,你可以快速看個500檔,10~20分鐘之內。然後加入一些有潛力的個股道你的每日觀察名單,對於即將突破的個股,花上最多的時間來做基本分析,比對協力車是否一啟動。這時你才是把時間花在刀口上。關於CAnSLIM細節我就略過,因為看書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