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is 發表於 13-7-6 00:30

台大發現新熱傳導現象 改寫教科書


台大研究團隊傳出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台大凝態研究中心研究團隊首度發現一種前所未見的無損耗、無碰撞的波動型熱傳導現象,不僅改寫傳統教科書中的熱傳導模型,對未來熱電材料的研發和熱能的運用也將有關鍵性的影響。

即將刊登發表在7月號國際奈米頂尖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波動型熱傳導現象之所以受到國際重視,突破關鍵就是首度在一般室溫下,利用尋常的矽鍺半導體,發現熱能經過「矽鍺奈米線」時,其波動性熱傳導能保持8微米長,這個數字比教科書的認知大了一千倍,也比鑽石或石墨烯還長了10倍以上,顯示出熱能傳輸的無耗損、無碰撞波動現象,令科學界驚艷。

台大凝態中心助理研究員張之威說:『(原音)以前的人認為是要用一些特別的材料,像是鑽石啦或是奈米碳管這種很特別的材料,要降到很低溫才能看到這種現象,我們居然是在很平常的半導體理面、在一種室溫看就看到這種現象,所以非常特別。』

台大研究團隊指出,過去認為一般的熱傳導屬於擴散型,會因為分子碰撞,導致熱傳導本身的波動性被破壞,無法像光纖或電子那樣用來傳遞訊息;現在發現新的波動型熱傳導現象,不只扭轉傳統熱傳導的基礎知識,改變目前電子線路的設計模式,對於未來熱電材料等能源研究都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lantis 發表於 13-7-6 01:46

花400多天「釣」奈米線 蕭子綱體會一步一腳印

2013/07/05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台大研究團隊首度發現全新的熱傳導方式,幕後功臣正是年僅27歲、現任台灣大學凝態中心研究助理的蕭子綱。剛從台大應用物理所畢業的他,將飛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台大新任校長楊泮池今天大力稱讚他:「台大一名研究生的表現,比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生還亮眼!」

台大凝態中心研究團隊發現波狀熱傳導現象,經國際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刊載,已獲得物理學界與工程學界重視。這項難以被發現的研究數據,是蕭子綱在實驗室耐心操作四百多天,才讓研究團隊得以發現新現象。他說這個實驗讓他充分明白一步一腳印的實驗精神。

蕭子綱參與台大凝態中心的「奈米物理實驗室」,幾乎天天待在實驗室裡,有時甚至工作到半夜。為了解矽鍺奈米線的熱傳導特性,他必須用機器手臂,將一根根矽鍺奈米線釣到量測裝置上後,才能偵測熱傳導現象,繁瑣又細膩的工作極度考驗他的耐心、細心和恆心 。

蕭子綱說,這個實驗的失敗率高到無法計算,最難的部分在於把矽鍺奈米線「釣」出來,常常釣上一根就要花一個下午,碩士生涯大半時間都在與奈米線作戰,大約成功釣了快100根左右。

蕭子綱的名字在論文上被掛在多位台大資深學者前,肯定他的研究貢獻。蕭子綱把這項成就歸功於幸運之神的眷顧,希望在劍橋求學期間,能繼續發表更亮眼的研究成果。


sentinels 發表於 13-7-6 08:50

lantis 發表於 13-7-6 0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400多天「釣」奈米線 蕭子綱體會一步一腳印

2013/07/05


這個有什麼可以量產的應用呢?期望會有一些新的應用

1byte 發表於 13-7-6 11:15

{:4_82:} 這是不得了的大發現,人類能源技術將進階跨進一大步。

零耗損熱能傳導可利用於發電裝置,散熱裝置。
重點在於熱傳導效率提升會衍伸出其他相關技術。
晶片散熱材提升意味著處裡速度也可以加速,就不會有超頻熱當機問題了。

mead 發表於 13-7-6 11:38

這意味著以前因為熱問題而產生的技術問題也許有解!
好的技術可重新啟動應用
單核CPU也需可跑過雙核而不需用到那麼多的能源
總歸一句:可大大的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眼到手到哥 發表於 13-7-6 12:03

看了這篇報導後, 小眼眼佩服該實驗室的教授大公無私~~
不論在企業界或學術界, 這種重大發現的功勞都會被有力人士私吞~~
台灣大學凝態中心~~ 讚啦~~
大家都這樣, 年輕人就不會那麼悶了...
{:4_113:}

lantis 發表於 13-7-6 12:41

先用手工釣, 證實可行

接下來就看是否可以自動化

現在科技真的是進步神速!

仔仔 發表於 13-7-6 13:49

也許隱密戰鬥機上的渦輪引擎上可應用, 降低紅外線的反射
或紅外線尋標器可應用以提升精密度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大發現新熱傳導現象 改寫教科書